(資料圖)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縣附近海域發生的大地震引發巨大海嘯襲擊了福島第一核電站,造成核電站1至3號機組堆芯熔毀。如今,有關核電站的核污染水處置以及核電站的清理和報廢工作等,仍在不斷引發爭議。
當地時間4月23日,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報道稱,福島第一核電站遭污染配管拆除作業自2022年3月起實施,此后接連出現問題,歷經一年仍未按期完工,這也讓核電站拆除難題再次凸顯。
根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的報道,需要拆除的是福島第一核電站1、2號機組中設置的“SGTS配管”。12年前福島核事故發生后,配管內側曾遭高濃度放射性物質污染,因放射線含量超標,東京電力公司不得不實施遠程拆除作業。相關工程自2022年3月起開始,起初預計一個月能完工,但因拆除裝置的刀具頻繁被配管卡住,無法移動,工程不時中斷,管道切除僅成功過1次。
東京電力公司調整了工程方案,于今年4月19日再次開工,計劃在5月末拆完配管。然而近日,東京電力公司發現,運吊拆除裝置的大型起重機部分配件存在缺陷,再次停工。目前該公司正考慮用其他方式拆除配管。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稱,配管拆除工程已“陷入泥潭”,核電站拆除工程存在的種種難題也再次凸顯。
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或于7月實施
除相關拆除工作外,當前,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還在強行推進核污染水排海。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東京電力公司方面22日稱,挖掘機抵達了離岸1公里海域的出口附近,將進入挖掘的最后工序。包括核電站廠區內與排放有關的設備在內,東電爭取6月底前完成,排海作業最快7月以后開始的可能性增大。
輿論認為,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正當關切,違背應履行的國際義務,強推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危害海洋環境和公眾健康,侵害周邊國家合法權益,絕非負責任國家所為。有日本專家認為,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應以技術手段控制核污染水總量增長,而不是強推“排污入海”。
日本強推“排污入海” 學界:全球海洋生態將面臨核污染水風險
對于日本的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此前指出,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多國學者也指出,福島周邊的海洋不僅是當地漁民賴以生存的漁場,也是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一部分,核污染水排海絕不僅僅是日本國內的問題,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態和環境安全的國際問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