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救護車在高速公路上疾馳,前方車輛紛紛讓行,為患者筑起一條生命之路……“每當有這樣的場景,我們都很感動。但是作為一名醫生,金子般的搶救時間在路上流逝,是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近日,國家創傷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姜保國在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啟動儀式上說。
伴隨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各種交通意外、高空墜落等導致的創傷發生率明顯增加,如今創傷已成為45歲以下人群的第一死因。院前轉運時間長、院前/院內缺乏有效信息溝通等問題導致了我國嚴重創傷患者院內死亡率較高。
為解決上述痛點,姜保國團隊率先提出并在10余年前著手構建“綜合醫院為核心的閉環式區域性創傷救治體系”。該體系在試點區域以綜合醫院的創傷救治團隊為依托,通過智能創傷預警系統等關鍵技術,規范嚴重創傷救治流程,強化院前院內信息交接,強化急診與各專科之間的信息交換,打通救護車與急診室、急診室與創傷救治團隊之間的信息溝通,通過院前急救團隊、急診急救團隊、專科救治團隊的接力式搶救,爭取時間,將以往“患者等待醫生”轉變為“醫生等待患者”的搶救模式。
如今,這項救治體系已經在全國500多個縣推廣,覆蓋省份20余個。患者的平均救治時間縮短約50%,死亡率同比下降近40%,同比多挽救了2000余例患者的生命。
2018年6月,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牽頭,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創傷專家學者共同發起并成立“國際創傷救治聯盟”,將創傷救治系統向老撾、柬埔寨、菲律賓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并希望未來能推廣到更多國家,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貢獻智慧和力量。
今年9月,國家衛健委印發《關于設置國家創傷醫學中心的通知》,決定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為主體設置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在全國發揮輻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