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21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此次的主題是“遵守安全生產法,當好第一責任人”。
針對安全生產教育,教育部辦公廳發通知表示,要在教育系統開展2022年“安全生產月”活動,以專題展、網上課程等形式,加強學生的安全生產意識。
食品安全不僅關乎個體和企業,更關乎整個行業和社會。如何讓企業食安建設更好地回饋社會,產生更廣泛的意義,相信也是各大食品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
今年,方便面知名品牌康師傅為守護下一代成長特別定制了食品安全內容的課程,并在6月8日至30日期間,以網絡公開課的形式走進南京、成都、北京的百余所小學,并攜手知名食品科學專家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共同傳遞食安知識,在提升孩子們食安素養的同時,也為食品行業如何參與社會的食安建設提供了新路徑。
將課堂搬到“云端”,做孩子們的“烹飪啟蒙”
在此次公益活動中,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沈群擔任專家講師,與康師傅一起,制作了一堂名為《親子動手一起來:后疫情時代的食品安全與健康》的網課。該網課內容涵蓋安全的食品儲備、營養健康、基本烹飪技能等方面,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的食品安全知識。
課程中,專家詳細科普了有效的家庭食物儲藏方式,例如避光、干制、低溫等。作為方便面、凍干蔬菜等常見干制食品的生產商,康師傅以“康康”這一動畫IP出現,生動講述其方便面蔬菜包中使用的FD航天凍干技術。
除此之外,專家還向大家科普了人體所需的基本營養,以及如何用方便面做出一碗營養均衡的面條。根據教育部發布的《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勞動課將成為一門獨立課程。學生需要學習掌握包括烹飪與營養、清潔與衛生等生活技能。操作簡單又不乏營養的康師傅方便面非常適合拿來做烹飪啟蒙,培養兒童的做飯興趣和技巧。
康師傅用數字化教育的創新形式,通過網絡公開課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讓更多的學生和家長能夠看到這一課程,有機會聆聽專家的講座。康師傅也利用此次嘗試,為食品行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
豐富內容載體,讓科普更有趣
事實上,在各項關愛下一代的食安科普活動中,康師傅一直創新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與孩子們“深度溝通”,讓科普變得更加“有趣”、“有愛”。
比如此前康師傅曾將食品安全與前沿酷炫的航天技術相結合,在全國范圍內多個城市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和航天科普相關活動,以“航天精神中華行暨食品安全科普展”、“航天夢想體驗營”、“航天大咖講座”等公益形式,輔以創新的數字化工具,讓孩子們了解到航天知識的同時,也提升了食安素養。
一直以來,康師傅堅持走進校園,舉辦“航天+食安”主題活動,不斷優化豐富食安活動的形式和內容,為孩子創造輕松有趣的活動氛圍,給予了食安教育更多的生命力和可能性,深受孩子和家長們的喜愛。
持續創新,數字化助力食安建設
作為食品行業的頭部企業,康師傅至今已累計十次斬獲“食安管理十強企業”的稱號,這為品牌收獲了專家和學校老師的認可,榮登食安科普課程。
自2017年成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以來,康師傅就用航天技術賦能產品生產與品質。除了上文提到的FD凍干技術外,康師傅的熬制高湯萃取技術與“速達面館”使用的RP技術也源自航天。康師傅以航天標準要求自己,堅持對標“航天品質”,不斷強化自身食安建設。
康師傅航天科普系列活動
另外,康師傅還構建了數字化升級的食品原物料追溯系統,可在2小時內完成食品安全流程信息追溯。通過隨箱碼、“一物一碼”等數字化溯源手段,使用二維碼及云平臺采集技術,把產品方位追溯、倉儲物流管理、終端服務信息等全面整合,讓產品擁有獨特的“數字身份信息”,進一步延伸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食安體系。
康師傅還持續加大投入,先后投資了5億元建立國際水平的創新研發與食品安全研究中心,設立1800人的食品安全與品質管控專業團隊,全年質量指標檢驗超過350萬次,檢驗檢測超過1500多個項目。
康師傅食品安全檢測中心工作現場
食品安全涉及千家萬戶,食品安全規范的維護和提升需要行業領軍企業的引領示范,食品安全也需要社會共治。今年的“安全生產月”,康師傅再次率先響應國家對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加強校園食品安全教育的號召,用網絡公開課的形式,讓更多的青少年認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儲備食品安全知識,培養實用的生活技能。
多年來,康師傅不斷探索食安建設創新方式,也一直關愛下一代成長,此次網絡公開課就是康師傅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再一次近距離與青少年進行關于“食安”的深度對話,在提升下一代食安素養的同時,也為食品行業如何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提供了新的路徑與思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