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景順長城基金等3家機構聯合發起的權益類基金個人投資者大調研日前結束,根據相關數據分析形成的《權益類基金個人投資者調研白皮書》1月8日正式發布。
據介紹,白皮書以國內權益類基金發展的現狀為背景,基于線上線下調研情況,分析了權益類基金發展的潛在用戶和市場前景,深度挖掘目前權益類基金投資者的體驗和各種困擾、權益類基金吸引新用戶過程中的障礙,探究投資者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服務,以及基金從業者能做些什么。
根據調研統計結果對權益類基金投資者的心理和行為進行解讀后發現,投資者們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不理性的一面。大多數人對投資體驗的滿意度較高,且對風險和收益有著理性的預期,但是在投資結果上,基金賺錢而基民賺錢難依舊是現實,持基時間較短或是影響投資者實際收益的主因。經數據研究,虧損承受能力低、收益預期較低、過于頻繁地關注基金業績表現,均會對基民的持基時間造成負面影響,而這可能源自于他們在投前、投中、投后等環節遇到的各種障礙和困擾。
而對于沒有購買過權益類基金的用戶群體,白皮書顯示,這部分用戶基數較大,有相當比例可成為潛在權益類基民。根據調研結果,這些用戶中部分有著較高的收益預期并具備充分的風險承受能力,但目前的投資結構中理財和存款占比較大,實際收益情況很有可能并未使他們的預期得到滿足;還有較高比重的用戶有著股票等權益類資產的投資經歷。但是,目前來看,權益類基金的轉化仍存在一定困難,無法觸及、不理解、不信任權益類基金信息是阻礙權益類基金獲客和轉化的三大難點。
基于以上問題,白皮書分析了投資者的服務需求,其中排名前三位的需求分別是長情陪伴、篩選基金和配置組合。這一方面將敦促基金公司和銷售機構對已有服務進行改善提升,另一方面也為投顧服務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最后,白皮書提出,如果將公募基金行業整體視作一個金融品牌,則該品牌在目標受眾中的覆蓋廣度、耕耘深度和美譽度都有待提升。由基金公司、銷售機構、三方評價機構、投資顧問、公眾媒體和自媒體等多方角色構成的整個產業鏈,都是權益類基金銷售、運營和服務的參與方,應從各自的角色定位出發,對客戶進行正確理性的引導,讓客戶能夠真正觸得到、看得懂,知收益、曉風險,明白買、拿得住、合理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