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舉行的重慶外貿進出口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上半年,重慶外貿進出口4236.5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12.5%,高于全國整體增幅3.1個百分點;其中,6月單月進出口值797.1億元。
同時,上半年重慶對韓國、印度進出口合計對同期重慶進出口增長貢獻率達32.3%,較去年同期提升27.3個百分點。同時,對東盟、歐盟、美國等傳統貿易伙伴進出口繼續保持增長。
“無論是6月單月還是上半年,重慶都創下了外貿進出口的歷史新高。”重慶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是如何做到的?
物流大通道建設功不可沒
重慶外貿出口產品,以筆記本電腦、集成電路等為主。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重慶筆記本電腦出口總值973.1億元,增長8.6%;集成電路出口189.2億元,增長20.7%。同期,汽車、摩托車分別出口98.2億、74.9億元,分別增長71.4%、4.6%。這些產品,撐起了重慶上半年外貿出口近“半壁江山”。
重慶海關副關長王宏翰介紹,上半年,重慶筆記本電腦出口量保持全國第一,手機、汽車、摩托車出口量均在全國前三,上述商品合計出口價值1312.8億元,占同期重慶出口總值的47.4%。
人行其道,貨暢其流。重慶主要出口產品能夠保持全國前列,得益于重慶積極推動物流大通道建設。
比如,為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重慶海關聯合沿線海關,建立通道區域海關輪值聯席會議制度,議定了打擊走私、轉關便利化等49項合作事項,讓貨物出口更安全、高效。再如,重慶積極拓展國際鐵路班列線路,開行了中老、中越、中緬印班列,進一步豐富了出口物流網絡。
市政府口岸物流辦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超6.4萬標箱,同比增長23%,貨值超111.1億元,同比增長26.3%。其中鐵海聯運班列(重慶—北部灣港)開行1096列,同比增長29.8%,運輸5.5萬標箱,同比增長30%,貨值86.2億元,同比增長68.9%。
同時,重慶積極通過將“聯運中轉模式”助力鐵海聯運班列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有機銜接,上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分別累計實現聯運2萬和5萬標準集裝箱。
外貿市場主體生機勃發
上半年,長安汽車出口突破10萬臺,營業收入超65億元,同比增長40%。
除了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小康汽車、華晨斯威汽車、上汽紅巖等一眾重慶車企,上半年都有上佳表現。整體上看,上半年,重慶整車出口15萬輛,金額14.5億美元、增長75.9%。
“重慶外貿企業主體都顯得很活躍。”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重慶新增外貿經營備案主體973家,累計外貿經營備案主體已達23007家,重慶外商投資企業、民營企業今年已連續6個月保持兩位數正增長,絕對值均創歷史新高。
外貿企業生機勃發,與重慶的助企紓困政策息息相關。例如,今年以來,重慶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針對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微電園、兩路果園港綜保區等外貿重點區域進行專項調研,按照“一企一策、一問題一方案”的原則,加大筆電、汽車等重點領域外貿企業用工、用電、用氣和物流運輸保障的協調調度。
市商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重慶市建立了400余家重點外貿企業服務調度工作臺賬,加強了重點平臺、區縣和企業的運行調度,分層級幫助重點外貿企業解決當前面臨的困難問題,增強外貿企業發展信心。
同時,重慶海關還推出了24條促進外貿保穩提質舉措,比如全面摸排關區外貿企業生產經營的堵點痛點難點,對重大入區項目實施“一站式”落戶辦理和物資快速通關保障等。
新業態新模式快速增長
一些新興業態的快速增長,也是上半年重慶外貿進出口創新高的重要原因。
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重慶出臺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聚焦汽摩零部件、五金工具、通用機械、消費電子、家居用品等我市特色跨境電商產業帶,大力推廣“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同時,重慶出臺專項支持政策,支持傳統外貿企業、生產企業和國內電商企業通過入駐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或自建平臺的方式開展跨境電商業務。
在此背景下,重慶新認定了一批市級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區,支持各個示范區利用自身優勢,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實現了跨境電商從“點上突破”向“面上開花”的轉變。今年1—5月,重慶跨境電商交易額197.9億元,增長88.9%。
保稅業務也是重慶外貿新業態之一。今年4月,新航(重慶)航材分撥中心正式揭牌運營。該項目在全國首創了“以航空公司為單元”的保稅航材監管模式,支持企業在重慶設立保稅分撥中心,在上海、深圳等主要通航城市設立分撥點,通過海關手續“一次核準、一次備案、一次申報、一次比對”,實現了保稅航材跨關區便捷調撥存放、統一監管,便利企業多點調撥使用。
“力爭到2025年,重慶外貿新業態新模式進出口規模突破1000億元。”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說。(楊駿 王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