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最近關注的一個主題是堅持投資能經受住今年經濟風暴的股票。
(資料圖片)
2022年,利率上升、供應鏈問題、高通脹和全球經濟放緩給汽車相關股票帶來很大沖擊,羅素3000汽車和汽車零部件指數(Russell 3000 Auto & Auto Parts Index)去年下跌了40%左右。
《巴倫周刊》對美股中最大的汽車股進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汽車制造商、零部件供應商、經銷商和服務供應商,根據華爾街分析師給出的買入評級比率篩選了今年最被看好的汽車股。
根據分析師評級篩選股票只是投資理念中的一種,分析師的預測并不總是正確的,但他們的工作是研究行業和公司,還會花大量時間與機構投資者溝通,幫助后者設定預期,因此分析師評級是投資者可以參考的一個好指標。
分析師們最看好的5只汽車股分別是:汽車拍賣商Copart (CPRT)、零部件制造商Aptiv (APTV)、新車經銷商Lithia Motors (LAD)、售后配件銷售商O "Reilly Automotive (ORLY)和電動汽車先驅特斯拉(TSLA)。
華爾街最看好的5只汽車股
來源:FactSet;彭博
已經盈利是《巴倫周刊》另加的一個篩選條件。舉個例子,雖然Rivian Automotive (RIVN)深受分析師喜愛,但預計該公司要到2027年或2028年才能實現盈利。
過去一年,這5只汽車股平均下跌了約23%,相比之下,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平均價格指數分別下跌了16%和6.4%。
這5只汽車股的平均買入評級比率約為72%,其中Copart獲得的買入評級最多,80%的分析師給出買入評級。5家公司按2023年預期盈利計算的平均市盈率約為19倍。
這樣的市盈率對于汽車公司的股票來說是非常高的,大多數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的市盈率都是個位數。
華爾街最近關注的一個主題是堅持投資能夠經受住2023年經濟風暴的股票。特斯拉符合這一特征,該公司利潤率遙遙領先,無論經濟形勢如何,今年的電動汽車銷量都有望超過2022年。當經濟形勢不好時,O "Reilly這類專注于售后市場的零部件銷售商常有亮眼表現,如果消費者不打算換車,對車輛維修的需求就會上升。
從這5只股票還可以看出,低市盈率低并不是買入某只汽車股唯一的理由。舉例來說,通用汽車(GM)和福特汽車(F)的市盈率分別僅為6倍和7倍,但沒有獲得分析師的推薦,通用汽車的平均買入評級比率為58%,福特約為40%。
在利率上升、經濟放緩和汽車價格下跌的情況下,今年對汽車行業來說將是艱難的一年,分析師對這兩只股票今年的表現不很確定。
福特是汽車板塊中買入評級比率最低的股票之一,其他4只“最不受歡迎”的汽車股分別是二手車經銷商Carvana (CVNA)和Penske Automotive Group (PAG)、零部件制造商Lear (LEA)和Autoliv (ALV)。
華爾街最不看好的5只汽車股
來源:FactSet;彭博
這5只不被看好的汽車股的平均買入評級比率約為30%。Carvana最低,只有約11%的分析師給出買入評級。平均市盈率(不包括未盈利的Carvana)約為9倍。不包括Carvana在內,去年另外4只汽車股平均下跌了約28%。
Carvana的股價暴跌了98%,因為投資者擔心該公司債務過多,沒有自由現金流。華爾街預計,未來幾年Carvana的業務將消耗大量現金,而無法創造自由現金流。分析師還預計,該公司今年年底的債務總額將達到76億美元左右,預計運營虧損約為13億美元。
除了Carvana,二手車經銷商Penske也不被看好,因為華爾街擔心二手車價格的下跌。去年12月,二手車價格同比下跌13%,價格下跌會侵蝕利潤率。在疲軟的經濟環境中,分析師們也認為Lear和Autoliv會陷入困境,低估值不足以讓他們推薦買入。
就整個汽車行業而言,華爾街目前最擔心的問題是經濟衰退及其對汽車需求的負面影響。雖然不能保證分析師的預測是正確的,但從數據看,目前美國新車銷量比疫情前的水平低了約20%。過去當經濟衰退到來時,新車銷量都會下降。
不過,零部件和半導體短缺多年來一直制約著全球汽車生產,導致新車和二手車價格近年來飆升。對于2023年的汽車股投資者來說,情況將變成低銷量導致整個行業走向低迷。分析師的推薦只是一種參考,無論投資者選擇哪些汽車股,今年都要做好迎接波動行情的準備。
文 |《巴倫周刊》撰稿人阿爾·魯特(Al Root)
編輯 | 郭力群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2年1月13日報道“Wall Street’s 5 Favorite Car Stocks for 2023. Yes, Tesla Is One of Them.”。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投資建議不代表《巴倫周刊》傾向;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巴倫周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