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秋風剛起,作為中國四大生鮮電商模式創造者之一,呆蘿卜已提前過冬。
近日,起家于安徽合肥的呆蘿卜被曝出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公司日常經營受到重大影響,一時間質疑聲自四面八方襲來。對此,11月25日,呆蘿卜創始人兼CEO李陽首次對外發聲:目前公司產生的問題,他負最大責任,正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相信呆蘿卜一定會有轉機,早日恢復正常運營,繼續為廣大用戶提供新鮮、實惠和便捷的服務。
三天后,有媒體援引呆蘿卜合伙人劉峰(玄羽)在朋友圈的說法,呆蘿卜杭州中心已正式關閉,且員工已安置妥當。對于這一說法,記者向呆蘿卜方面問詢公司目前的運營情況,但直至截稿未獲得相應回應。
不過,據11月29日界面新聞報道,多名呆蘿卜產研崗位的員工稱,呆蘿卜不僅沒有安置解散的杭州中心員工,其欠薪金額已經超過3000萬元,并拖欠杭州團隊300人及部分合肥團隊的兩個月工資和社保。
只因低估燒錢速度?
據記者此前了解,懷抱“生鮮行業的變革者”的使命與初心,呆蘿卜創始人兼CEO李陽帶領團隊在2016年6月18日創立了第一家呆蘿卜門店——習友路店。該門店全國首創了到店自提的社區生鮮新零售模式,“線上定、線下取;今日訂,明日取”。
2018年,呆蘿卜由合肥出發進軍全國,由地域性生鮮電商發展為全國性生鮮電商。但就是這樣一家發展勢頭正勁的企業,突發資金告急聲明,直接承認公司正面臨著企業經營不善、資金吃緊的現狀。不過,令外界意外的是,在此情況之下,仍有超百家呆蘿卜的供應商以及部分消費者表示支持呆蘿卜持續運營,并愿與呆蘿卜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盡管如此,讓外界充滿諸多疑惑的是,呆蘿卜資金告急的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
11月25日,記者從呆蘿卜方面拿到了李陽的回復,其在回復中稱“自己負有最大責任”,“沒有破產清算”的考慮,并回應了7億多人民幣的融資全部到賬,因低估了生鮮的“燒錢”速度才導致今天的局面。
李陽表示,核心的問題是對公司增長發展的預期過高,但在組織管理,以及業務的固化速度沒跟上,導致公司的失血不斷增加。這里的增長包括四個方面的增長——城市、門店、業務、技術,四者是相互促進的。
“門店的增加意味著需要拓展更多城市,單店的業績要增長需要增加更多業務,業務的提升則需要更多技術投入。但四者的增長光靠資本是實現不了的,需要我們提供對應的組織管理能力,如果缺失了這塊,就會導致效率不斷降低、失血過快。”李陽說。
李陽表示,從去年8月到目前為止,呆蘿卜一共收獲了超7億元的等值美金融資,這些資金全部真實到賬,且均投入到公司發展中,不存在“虛假”或者“未到”的情況。“只能說,我們對增長的預期與需求太高,低估了生鮮的‘燒錢’速度,以至于造成了消耗過快,這是我們‘用錯’的地方”。
市場競爭激烈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最早的一批社區團購公司之一,呆蘿卜于2015年10月在安徽合肥成立,其模式以線下實體門店的自提為主。2019年2月,呆蘿卜門店覆蓋合肥、南京、蕪湖、馬鞍山等9城,數量突破1000家。4個月后,該公司曾獲由高瓴資本、晨興資本領投,XVC跟投的6.3億元A輪融資。2019年8月,呆蘿卜加快全國化布局,首次跨出安徽與江蘇兩省進駐華中地區,并宣布,未來2年內,呆蘿卜計劃將在鄭州開啟1000家門店。
“豪言壯語”猶在耳邊,而目前呆蘿卜是否能挺過這個冬天卻成了未知數。李陽在回復記者采訪時稱,這幾日正在與呆蘿卜高管做以下努力:第一,還在不斷和有可能的投資方進行溝通;第二,在尋找一些戰略的合作伙伴,希望可以給公司增加流動性;第三,在規劃接下來和債權人的合作方式;第四,還在處理一些公司突發的問題。
事實上,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除呆蘿卜之外,社區生鮮團購賽道已頻繁曝出關店、資金緊張等消息。2019年7月,杭州生鮮電商品牌“鮮生友請”發生資金爆雷情況,在超100多家店門相繼關門的同時,還欠下了消費者、供應商、投資商、員工等相關方巨額資金,其相關管理層更是被杭州警方抓捕。
CIC灼識咨詢咨詢總監董筱磊告訴記者,行業層面,生鮮電商行業無疑是有發展潛力的。主要驅動因素包含消費升級帶來的零售額的增量,精細化供應鏈管理帶來的成本降低,城市快節奏生活以及千禧一代消費者的成長對線上消費的拉動。
“但另一方面,也就是公司經營層面,行業紅利的轉化仍然是每個企業需要挖掘和精耕的,例如企業擴張的速度、門店的選址、內部的品質控制都是企業能不能長久經營非常實際的問題。整體來說,呆蘿卜的經營危機主要與企業本身的經營以及擴張速度過快有關,不能因為單個企業而否定整個行業。”董筱磊指出。
在董筱磊看來,在某種意義上,任何商業模式在合適的市場環境下都能表現出價值,當然也包括呆蘿卜這類的線上下單、線下自提的模式。其價值一方面包括優化生鮮供應鏈,通過對下游需求整合減少庫存和損耗,將這部分節省的成本讓利給消費者和供應商。另一方面迎合上班族快節奏的生活,大幅減少終端消費者的采購時間成本等。
“不過,目前行業弊病也顯而易見。電商行業獲客成本高企,市場競爭相對激烈,加之我國各省市市場環境復雜,供應鏈環境與終端用戶偏好差異巨大,單一模式很難簡單復制實現市場擴張。”董筱磊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