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點個關注^▽^
(相關資料圖)
作者:知更曉,未授權不得轉載!
縱觀歷史,古代皇位繼承之事向來講究"立嫡以長不以賢"。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立長不立幼的原因
>原因很簡單,一是為了保證高貴的血統;二是避免朝政波動。
第一點很好理解,很多人都以為古代是"三妻四妾",其實不是的,古代實行的是"一妻多妾"制。一個男人可以有很多的妾,但只能有一個妻,也就是正室。在夫家,正室的身份,遠高于側室或妾室,正室是主人,妾室就只能算半個奴才。
古代講究門當戶對,尤其皇室更講究政治聯姻。能夠當皇帝的正室,自身的身份必然高貴,而且娘家都是對皇帝有所助益的。這一點是嬪妃遠不能及的。如此比較,皇后生的嫡子身份自然比妾室所生的庶子要高貴得多。另一方面,立嫡子也為了得到正室背后家族的支持。
至于避免朝政波動,也很容易解釋。
古代君王的妻妾比較多,因此兒子也很多,可君主的位置只有一個,為了避免兄弟相殘 ,后宮大亂,所以嫡長子成了約定俗成的法定繼承人。
另外就是,嫡長子只可能有一個,那就是皇后生的長子;而庶長子就不太確定,或許是某個地位低下無權無勢的小妃子甚至宮女所出。如果這樣一個孩子來立儲,皇帝面子上也過不去。
因此,墨守成規就增加了立儲的確定性。皇帝不必頭疼選誰來立儲,兒子們也不用爭來奪去,臣子們更不用結黨分派,大家一起簡單歡樂的擁立嫡長子就可以了。
>千古一帝老來廢長立幼,害死自己和兒子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歷代祖先用學的教訓得出來的鐵律,偏偏就有人不信,要去試一試"廢長立幼"的禁忌,結果就付出了慘烈的代價。
圖片來源網絡
最為典型的失敗案例就是趙武靈王。早年時期的趙武靈王英明神武,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改善軍事裝備和作戰方法,為祖國開疆擴土,被后世稱頌"千古一帝"!可晚年的趙武靈王就略顯"糊涂"。
由于思戀死去的愛人吳娃,他就廢掉了長子趙章,反立了吳娃的兒子趙何。而且其他皇帝都是廢長子太子位,立幼子為太子,對長子而言或許事情還有緩和的地步,可趙武靈王一步到位,直接將幼子立為了國君。
如果他能一直如此狠絕,也不失為一個英明的決定。可壞就壞在,異儲之后,趙武靈王又心疼起自己的長子趙章,覺得自己對不起長子。猶豫再三,趙武靈王將天下一分為二,幼子趙何與長子趙章分別管理。
他以為兄弟二人平分天下,就能夠兄友弟恭,一團和氣。然而此舉另已經獲得天下的小兒子趙何大為不滿,處處想要干掉趙章,逼得趙章起兵進攻趙何,兵敗后被趙何一舉殲滅,就連趙武靈王自己都被憤憤不平的趙何困死在沙丘宮。
再看看康熙帝,對待嫡長子一直猶猶豫豫,兩立兩廢,結果導致"九子奪嫡"的局面,讓自己的兒子們自相殘殺。
縱觀歷史,古代費長立幼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失敗率大而且代價太高。但凡事都有例外,歷史上就有一個皇帝,費長立幼不僅沒有招來禍患,還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漢景帝成功廢長立幼,一代明君就此誕生
另外次子也足夠爭氣,他天生聰穎過人,慧悟洞徹,具備君臨天下的大智慧。
最后一點也有漢景帝的多年籌謀,他在廢掉長子后,就立了次子生母為后,如此一來,劉徹便是嫡長子,可名正言順的繼承大統。
縱觀歷史,"廢長立幼"絕對是個技術活,非一般人可玩轉當中的規則。漢景帝的不擇手段背后,正是他不表于人的大智慧。但這也恰好說明,生在皇家,勢必要成為皇權的犧牲品,千百年來,不知是這好事還是壞事。
-完-
謝謝你看完!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多多關注【巴巴歷史】趣頭條,支持下作者哦~
>看過《美人心計》的應該都還有印象,漢景帝原本十分寵愛栗姬,在他們的兒子劉榮出生不久,就立為太子。可栗姬嫉妒心強,十分愛吃醋,于是漢景帝就將劉榮廢黜,立小兒子劉徹為太子。
要說這劉榮也實在不爭氣,被廢后又侵占宗廟地修建宮室,還落到歷史上著名的維護封建秩序的酷吏郅都手上,就連劉榮想寫信給漢景帝謝罪,都被郅都拒絕了。劉榮又悔又怕,絕望之中竟然自殺了。后來史學家普遍認為,劉榮實際上是被漢景帝有意逼死的。
劉榮死后,漢景帝又做了一件更加"昏庸至極"的事情。漢朝有名的大將周亞夫,一生南征北戰保家衛國為鞏固西漢王朝的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晚年竟被漢景帝冤枉他謀反,不堪受辱的周亞夫絕食抗議,五天后吐血身亡。
漢景帝作為歷史上公認的仁君,卻接連逼死自己的兒子和名將。看似殘忍昏庸,實際上,都是他為了給自己的小兒子劉徹掃平障礙。
后來的事證明了漢景帝的高瞻遠矚,失去了唯一的競爭對手和威脅的劉徹,順利繼承大統。即位后也沒有讓嘔心瀝血為自己打算的老爹失望,治國齊家,成就輝煌,堪稱千古一帝,也就是著名的漢武帝!
都是廢長立幼,為何獨獨漢景帝如此成功?其實仔細剖析我們也不難找出其中的關竅。
首先漢景帝夠絕情果斷。他在廢掉長子后,為了不給幼子留下禍患,直接逼死長子,不留絲毫回旋的余地。
其次,他廢長立幼的理由足以說服眾人。長子太過不靠譜,其母也恃寵而驕,使得后宮不睦。早已成為眾矢之的,引得前朝后宮皆不滿已久。當然,這其中是否有漢景帝特意夸大敗壞二人名聲的手段,我們不得而知。
關鍵詞: